知祛邪扶正,则知偏盛属客邪之盛衰,非元阴元阳之自能偏盛也。设或有虚损病出,多半从母乳上来,审其阴阳之盈缩治之。
大头毒者,外感时行疠气,壅于三阳也,主经普济消毒饮。病人或七八日,发热不退,或身不热,必烦气衰,小便短而咽中干,忽见皮肤干粗,毛发枯槁。
今人一见失血诸证,莫不称为火旺也。《阴符经》云:沉木入火,自取灭亡。
法宜灭火存阴为主。问曰冬伤于寒,春必病温,其故何也?
因火旺逼出者,或由过食厚味、醇酒、椒、姜辛辣之物,热毒流注下焦,或感受外热燥热邪,流注肠胃,热邪从下发泄,火气下趋,渐渐副迫,直肠遂出。然此等方药,全在养血,果系心血不足则甚宜。
阴阳又不是混作一团[1],又不能打成一片,则治病不难而可悬壶于市矣。以上数十条,揭出元气离根,阳虚将脱危候,情状虽异,病源则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