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如饮食衣服之类,法不宜寒欲寒,但可令其微寒,而勿使至于凄怆;法不宜热欲热,但可令其微热,而勿使至于汗出。如病患有气色见于面部∶“鼻头色青,腹中痛,苦冷者死;鼻头色微黑者,有水气;色黄者,胸中有寒;色白者,亡血也。
行阳则寤,行阴则寐,此其常也。二脏表里,故治同。
此以脉口寸尺,概察经络之虚实也。夫寒之不寒,责其无水;热之不热,责其无火。
巨阳主气,故先受邪,少阴与其为表里也,得热则上从之,从之则厥也。革脉,浮极有力,主阴亡,亦主阳不入阴。
柔者属阴,刚者属阳。胆木为病,燥金胜之,故面微有尘,体无膏泽,阳明在泉、司天,病亦如之。
阳动则散,故内外皆越而气耗矣。然则宜于全反者,自当尽同无疑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