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煮四味,后内桂枝,和中之力饶,而解肌之气锐,是于两解中寓权宜法也。凡上、中、下三篇内称太阳荣卫二者,皆胃中后天之谷气所生。
方有执曰:伤寒脉浮紧者,寒多风少之谓也。以茱萸炒者,加木香等分,生大黄倍之,水丸,治五痢。
若其人饮水多而小便少,此热在下焦,为太阳邪热,随经入府,水积不行,膀胱之里,必苦急也。若三阳外证未除,则阳明正治之法,又不可用矣。
天有风雨,人有喜怒。以物理推之,淋饧醋酒作脯法,须臾即甜,足明人之食后,滋味皆甜,流在膀胱,若腰肾气盛,则上蒸炎,气化成精,气下入骨髓,其次为脂膏,又其次为血肉,其余则为小便;故小便色黄,血之余气也。
用干姜附子,壮阳以配阴。汪琥曰:中风,非东垣所云中府、中藏、中血脉之谓。
今伤寒六七日,结胸不因误下而成此热实之证,若脉沉紧,里实脉也。脉浮滑当是「脉数滑」,浮滑是论中白虎汤证之脉,数滑是论中下脓血之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