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尝以大剂回阳饮加细辛、吴萸、安桂多效。予于此证,无论夜间、午后发烧热,或面赤,或唇赤,脉空,饮滚,无神,即以白通汤治之,屡治屡效。
若见洪大细数,或弦,或紧,或劲,或如击石,或如粗绳,或如雀啄、釜沸,皆死亡之候。张大复曰∶杀物以疗病,不若全物以疗之之善也。
不痛,里急后重微者,虚寒之验。按血证虽云数端,究意不出阴阳盈缩定之矣。
又有冷热劳损、伤饱、房劳、惊悸、恐惧、忧恚、怵惕,又有产乳、落胎、堕下、瘀血,又有贪饵五石,以求房中之乐,此皆病之根源,为患生诸枝叶也,不可不知其本末。学者入理深谈已有把握。
或溏泄日三五次,或下半日微烧、微汗,抽掣时生,此是元气虚极,神无定主,支持失权,由内而出之候。甘寒一派称良法,并未逢人用附姜。
其中之浅浅深深,药性各有专主,须要明白。有最畏出奇,惟求稳当,车薪杯水,宁甘败亡,此内多惧而过慎者之为害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