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脉,模糊不显,主阳虚,亦主元气败绝。 胆咳之状,咳呕胆汁。
太阳之脉,本洪大以长,今其弦浮不沉,是邪脉也,乃当决其衰王之度,察以吾心,而合之阴阳之论,则善恶可明矣。辛与气俱行,故辛入而与汗俱出。
世俗但呼为脾倦,而不知其有由然也。前阴者,足之三阴、阳明、少阳及冲、任、督、跷九脉之所会也,九者之中,则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,冲为经脉之海,此一阴一阳,总乎其间,故曰“阴阳总宗筋之会”也。
然赫曦之纪,其病疮疡,心邪盛也;太阳司天,亦发为痈疡,寒水胜也。盖足太阳为三阳之纲领,故凡太阳之邪独至者,则三阳气会,皆得随而并至也。
观“疟皆生于风”,盖总诸疟为言,于此“皆”字,义可知矣。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,满则咳,故血见于鼻也。
吐而有物有声曰“呕”,病在胃口也。若形气相反,则偏虚偏实之病生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