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汗下后,自汗、脉虚、热不已,白虎加人参、苍术服之,汗止身凉,通仙之法也。甚者水调服之,大效。
无证,谓无表里证也。下手稍缓则拆。
每服十丸,加至二十丸,或米汤下。如舌衄,必有血泡,破之复胀,可用线于舌根颈缚住勿除,于颈项上截血。
去豉加干姜,名栀子干姜汤。旧云胸中有燥粪,是寄手阳明证在足阳明也。
心下悸,若饮水多小便少,谓之水悸,宜茯苓甘草汤。故古圣曰∶阳中生阴,阴中生阳;气中生液,液中生气。
自春末及夏至以前,桂枝、麻黄、青龙内宜黄芩也。若其人阳气素盛,则高肿红疼痛,易于成脓,故为顺也,宜连翘败毒散散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