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是两症俱见,未可下,宜桂枝汤。凡诸虚羸者,不可吐之。
缘少阳居表里之间。又皇甫士安,晋朝高秀,洞明医术,撰次《甲乙》,并取三部为定。
刺入三分,灸三壮。好苏一石有三四升。
然去伤寒之邪,不过汗吐下三法,三法得当,则随手而愈矣。《养生要集》云∶四激、破、除、未日时,不中合药、服药。
盖因阳症失汗,使阳热入深,又失下,使阳气重盛,阴气暴绝,独阳而无阴者也。大上阳燧之火以为灸,上次以KT石之火,大《短剧方》云∶凡八木之火害人肌血筋脉骨髓,不可以灸也。
明乎此,则知伤寒宜发汗而痢疾不当发汗矣。再以《金匮》文义细详之,其言留饮者五,伏饮者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