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阴手足温者,必暴烦下利而自愈,是太阴藉胃脘之阳。 故太阳表剂,多从桂枝加减;阳明表剂,多从栀豉加减。
若一见浮、沉、迟、数之象,斯为病脉矣。后人算其分两,合作一方,大失仲景制方之意。
攻里既有调胃承气矣,然里邪在上焦者有夹水夹痰之异,在中焦者有初硬后溏、燥屎定硬之分,非调胃所能平也。此在发汗后而脉沉迟,是内外皆虚,故用人参之补中益气,以率领桂枝、甘、枣而通血脉,则表里自和也。
所云观其脉症,知犯何逆,以法治之,则寒热温凉,衰之以属,随其攸利之谓也。 宜桂枝句,直接发汗来,不是用桂枝止衄,亦非用在已衄后也。
此为仲景群方之冠,乃滋阴和阳,调和营卫,解肌发汗之总方也。 伤寒心下有水气,咳而微喘,发热不渴,小青龙汤主之。
少阴阴虚,不能主内,外伤太阳之气,便假借太阳之面目。斯时用栀子豉汤吐之,则胃阳得升,恶寒自罢,心烦得止,汗自不出矣;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小便自利,其脚自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