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脏阳已竭,有阴无阳也。此下皆提脉象以明之也。
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,是精持之也。人知两感为伤寒,而不知伤寒之两感内外俱困,病斯剧矣,但伤有轻重,医有贤不肖,则死生系之,或谓两感之症不多见者,盖亦见之不广,而义有未达耳。
胀有虚实,而当补当泻,其道唯一,能察者谓之良工,粗者误用。然复有虚狂者,如悲哀动中则伤魂,魂伤则狂妄不精;喜乐无极则伤魄,魄伤则狂。
忧患饮食之失节,起居之过度,或伤于毒,不先言此,卒持寸口,何病能中?……燥邪干涩,声多属仄,或干哕,或咳声不扬,或咳则牵痛,或干咳连声,或太息气短;化火则多言,甚则谵狂,其声似破似哑,听之有干涩不利之象。
胃中寒则不能运化而为腹胀,肠中寒则阴气留滞,不能泌别清浊而为肠鸣飧泄,是皆寒证便热之类。 下者,下行至尾也。
若举动躁妄,则神气浮越,即不能固其阳气也,邪乃侵之。所论喘息不得卧者,有肺、胃、肾三脏之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