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气自下而升,逆则为哕,故当补肺于上,以壮其气,泻肾于下,以引其寒。然在阴者喜静,故欲闭户牖而处,肾为至阴之脏,而邪居之,故病深难已,此不言刺者,必取大钟、太溪之本经穴耳。
此在下者,必风、寒、湿气之病也。偏用既久,其气必增,此物化之常也。
寒盛于冬,中而疾病者,是为伤寒,其不即病者,至春则名为温病,至夏则名为暑病。知变知常,则应变可以无方矣。
少阳与太阴接壤,系阴阳交界之区,故曰半表半里。一阳本先天乾金所化,故有龙之名。
阳胜则身热恶寒,故不可以单衣。 尺虚者下虚,故行步然怯弱也。
筋脉骨肉,各以其时受月,则病已矣。凡欲察伤寒之理者,毋忽此义。